麵包屑導覽路徑

師父開示

菩提心--爱的超越与升华  

传锋法师讲授

不知大众是否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的答案应是一致的:即是追寻快乐,渴望离苦得乐。

我们无论从事工农商学兵任何行业,不管是黑道还是白道;依佛法来讲,不管是造恶业还是造善业,最终的目的都是追寻快乐。我相信没有人会追求痛苦,放弃快乐。这个想法既不受社会规范,也不受教育和意识形态所影响。在我们整个人类内心深处,都具有强烈渴望获得快乐的满足感觉。这就说明了在人类整个人生生涯中快乐是多么重要!它应该是每个人生存的终极目的。

作为三宝弟子,我们已明了知晓,宇宙中存在着六道众生。因此,由人类的生存目的,我们可推知其他五道众生与我们人类一样,有着同样的生存目的:那就是追寻快乐,远离痛苦!这实际上是六道众生共同的终极目的。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宇宙无尽的银河与星球之中,是否还蕴含着更深刻的意义。

那么快乐的泉源是由什么来引发呢?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因此,努力去发掘什么才能为我们带来最大程度的快乐,便显然成为至关重要的生命课题了。相信大家都有切身的体验与觉受。我们能感受到快乐的时候,往往都是别人付予我们爱的时候。由此可见:爱是宇宙中每一道众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元素。

今天,我们就 “爱”作一番探讨。不论是在中外文学作品中,还是在世界上哲人的课题里,都在探讨人类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佛陀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伟大的佛陀曾给予人类的珍贵教言是:“自性非善非恶,其因众生的不同意识境界而随缘显现善恶。”当我们有贪着,瞋恨与愚痴的时候,我们就把这种本无善恶的广大、清净、平等的本性幻显成了恶的性质。当我们在以慈悲心,菩提心,智慧和因果原则思维行事时,我们就把这种本无善恶的本性幻显成了纯善的性质。

有些人认为人性本恶,因此这种人认为:不管爱心、慈悲心、菩提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与完美无暇,但要在人世间推展爱心、慈悲心、菩提心是不能成立的。嫉妒、瞋恨在人类才是永久延续的,因为它们在人的天性中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至于人性将永远被它们主宰。

当我们通过观察后可以知道,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我们知道:嫉妒、瞋恨等极端强烈的负面情绪,虽然可盘踞我们整个心灵,但它们是可以被控制的,并可用菩提心彻底击毁它、战胜它。其次,我们试想:假设人类社会是以嫉妒,瞋恨,愤怒的负面情绪与心态为主流,那么由此负面情绪而引发的打骂与战争,理应让人道的人愈来愈少,甚至最终导致整个人类濒临自我毁灭。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人类的人反而是越来越多。这就说明了爱心、慈悲心、菩提心在人类支撑着,它是一股主要的力量。只是这股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经意,或不经意地被延续与发展。因此,我们并没有特别注意罢了;亦因此,我们人类并未因特别重视它,而进展到大力提倡它。

另外,通过报端的新闻报道,我们也可以得到证实:我们目前看到的新闻多是是非诽闻及负面的资讯,而爱心在人世间因随时随地存在而不被成为新闻。如果瞋恨,嫉妒等负面情绪占主流,它便将永远不会成为新闻。正因为它不占主流,所以才成为新闻。大概是「物以稀为贵」所致吧!而人世间处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经意或不经意的爱的延续与流传,这才是社会的主流,这亦是人类社会中人越来越多的原因。在佛陀的教言中也特别指出:一个人身的获得,必须具备五戒十善的功德。而五戒十善的内涵,便是弃恶扬善而培养真实的爱心。

既然爱在我们人类社会被延续与流传,哪为什么还存在着嫉妒、愤怒与仇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疾病与战争呢?那是因为这种爱是有缘(有条件)的,而不是佛陀所讲的菩提心,无缘大悲的爱。若要消灭人世间的愤怒、瞋恨、疾病与战争,那就必须超越和升华我们的爱。从有条件的爱升华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爱,即菩提心。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爱得以超越与升华呢?首先要探讨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从而了知其局限性;由此才能了知为什么要升起菩提心,进而过渡到菩提心。如此发展,我们原本带有局限性的爱便可得以超越与升华。

我们从以上日常生活的观照,以及新闻报导的例子已明确了知:爱在人世间的确存在,并且不断地,经意或不经意地被延续与流传,但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小孩在出世以前称为胚胎。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父母亲情绪的波动及变化会直接影响胎儿在母胎中的发育与成长。胎儿之所以能在母胎中发育成长并诞生于人世,这里面就存在着爱的延续。普遍而言,当胎儿在受孕时,父母之间并不只是情欲的结合,还存在着爱的感召,存在着相互之间的承诺,存在着有条件的利他的责任心,那就是愿意共同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直到他(她)能照顾自己为止。所以,爱在胚胎孕育之初,就注入了孩子的心灵。

接下来,孩子诞生了,爱也同样得以延续。尤其是我们每个人的婴儿时期,我们几乎完完全全依赖母亲的照顾。我们出生的第一件事,便是吸吮母亲的乳汁,并天生自然地觉得与她亲近,而母亲必须有爱心才能适当地喂养我们。试想如果母亲带着厌恶、瞋恨、愤怒的情绪抚养孩子,可能她的乳汁无法顺畅地流出喂养孩子,孩子也很难健康快乐地成长。正因天下母亲内在都有一份利子之爱,外在方面,她们便用乳汁或具营养的食物这类物质性的东西喂养孩子,便使孩子得以生存与成长。

另外,从初生期到三四岁时,是婴儿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期亲切的爱抚与触摸,便是幼儿正常生长唯一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幼儿不能没有父母的照顾而独自生存,因此,爱心便是他们此期最重要的「营养品」。实际上,无论是孩童时期的快乐,或是减轻缓和孩子的种种恐惧,亦或是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它们全都直接地倚靠着爱心。观待当今社会中,许多儿童生长在不快乐的家庭里。如果他们欠缺父母亲适当的爱心关怀,日后他们将很难去爱他们的父母;更可怕的是:他们将发现很难去爱别人。更可悲的是:当生活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亦往往具暴力趋向,动则暴力相向别人。

实际上,对爱的渴望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需求。因此,它不仅限于孩子的渴望,不论任何人是多么的聪明能干,如果随时随处都是孤苦零丁、孑影相随,那么他或者她都将无法生存下去;不管任何人在一生中最意气风发时,感到多么的具有活力与独立自主的能力,然而他(她)却无法否定当年幼、生病及年老时,必定需要他人的爱心支持才能赖以生存下去。

       类似的情况,如果一个躺在医院生病的人,当受到一名充满温暖爱心的医生照顾时,他或者她会觉得病己好多了。这说明医生想要尽可能地治疗好病患的这一良好愿望,它本身便是最好的「特效药」,不管其医术是否高明。反之,医生如果缺乏真心关怀,而且显露出不友善的表情,以及不耐烦的表现,病人将会感到焦虑不安。既使他(她)可能是最具有资格的医生,而且病也己被正确的诊断与处方,但我们仍会发现:无可避免的,病人的心理对于疾病复元的品质与完满是具有影响的。

所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归纳起来有两方面的存在:一种是身体的,又称作物质生命形态(身命);一种是精神心理的,又称作智慧生命形态(慧命)。也就是说:人是身命与慧命的共合体。这两种形态何为重?何为主?无疑的,我们都会认为精神心理的智慧生命形态是重要的, 主要的。

或许我们都有着如此的经验:在我们的身体(物质生命)得到了适当的维持与延续时,我们几乎都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们反而会更多地去寻求,去探索精神生活的满足。即在衣食无忧时,去寻求更多的快乐。反之,既然我们并不纯粹是物质性的生物,那么,将我们所有对快乐的期望,单单寄托于外界物质生活水准上便是一项错误。不管物质的元素有多么美丽与尊贵,但它仍不能使我们觉受到被关爱。取而代之的,应该多加思考我们的根源与本性,以便发掘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甚么。也就是说:除非我们处于病重时,或是处于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情况下,此外我们的肉体身命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扮演次要的角色。如果其需求得到满足,我们甚至几乎就忽略了它。然而,我们的智慧生命形态----心灵却记载着事事物物,无论是多么至关重要的,抑或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因此,我们实在有必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建设内在心灵的快乐、安详、平静与自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从他人那儿得到足够爱的时候,我们便感到神情气爽,快乐无比!这就说明了每个人都需要在精神上得到快乐,而快乐的源泉来源于爱。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内心的经验与觉受,会发现最大程度的内心快乐、安详与宁静,来自于发展爱心。

但我们往往是需要别人对我们付出爱,让我们快乐;而忽略了我们也需要对他人付出爱,让他们快乐。而事实上我们愈关心他人的快乐,我们就变得愈能感受到自已心灵内在的安宁喜乐。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当我们在对他人付出爱时,还往往是有条件的。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父母抚养儿子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与事实。对女儿则是有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而不予重视。这些爱都是有条件的。推及更广一些,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六亲眷属之间的爱,社会朋友之间的爱都是有条件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有条件的爱?佛陀曾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由于无始以来的俱生我执的原故。这种俱生我执以至于抑制了对他人的爱心,这也是事实。执着于“我”,然后便是“我所有”。我所有的儿女、六亲眷属、社会朋友以及金银珠宝、古董字画、豪房轿车等,这一切的法执就连串产生了。如果这些“我所有”的能令我们满足,我们就快乐。如不能令我们满足,我们就烦恼。因此,这种爱的底蕴乃是以个人自私主义为出发点的。所以它具有偏狭性、局限性。

这种以个人自私主义为前提条件的爱,导致了整个人类社会乃至六道众生的烦恼与忧悲,既或能带来快乐,也是短暂的,而不是永恒的。因此,就本质而言,这种乐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真」者,永恒不变也!那么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此地快乐,彼地也快乐;过去快乐,现在也快乐,未来亦快乐。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幻,真正的快乐是永恒不变的!它不应像「昙花一现」般的短暂;更不应像「水上浮沤」般的虚幻。

因我们带着个人自私主义给予他人的爱,具有偏狭性与局限性之因,所以不能获得广大遍一切处永恒的涅盘真乐。这是因果不谬的必然之理。这恰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般精准,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毫厘不爽!若要获得个人的真乐,达到国家的安宁,世界的和平,宇宙的和谐,都必须超越这种个人自私主义的观念。佛陀不仅分析了这种个人自私主义带来的危害,并进一步指出了超越这种个人自私主义的心法------菩提心,它是一种宇宙性的利他主义观念。

培养一种内在的对他人亲切真诚的利他观念,能使我们自然而然远离烦恼,从而获得内心的快乐、安详与宁静。它能帮助我们消除心中可能潜藏的不安全感或恐惧,而且能赋予我们力量处理任何面临的难题。可以说,它是生命中最终极的成功来源。它让我们彻底地明了:所有众生原本是宇宙同根生的,原本是密不可分一体的。利他即是自利,害人终将害己!它可以彻底击毁个人自私主义的思想框架,使我们挣脱偏狭性、局限性的观念束缚,从而超越升华到广大、清净、平等的宇宙人生观上来。我们只有拥抱它,拥有它,才能永享真正的、永恒的快乐(涅盘妙乐)。因佛陀亦曾慈悲地开示:唯有以菩提心为因,方能证菩提果而永享涅盘四德----常、乐、我、净。

何为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为利六道如母有情愿成佛的心。我们要究竟利益他人,首先必须成就升华自己。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首先必须自己觉悟明了宇宙万有的真实本来面目,而离苦得乐;然后才能导引他人觉悟而离苦得乐,进而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万行纷繁而不离觉悟行持,如此觉行圆满方能名「佛」。因此,我们自己要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宇宙万物的实相,明了众生原本宇宙同体同根生的真实谛理,才能究竟地无条件地利益他人。

然而,这种无条件是指无自私心理的条件,并不是无原则的。它是以智慧为前导,以因果为原则的爱,因此是超越的爱。如此,我们便会努力地变得更慈悲,能发展出对六道如母有情受苦时真正的同情心与意愿,来帮助他们拨除苦痛;以及向他们真诚阐示苦集灭道四圣谛理,帮助他们斩草除根拨除苦因。如此一来,我们自心内在的喜悦、宁静与心智能量将会自然而然地增强。

接着,我们继续探讨菩提心。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人类相互之间的爱是一味地要求别人对己付出。别人爱我就快乐,别人不爱我就烦恼。而六道众生生命的终极目的都是追寻快乐,因此每个众生都想得到快乐,也就是说都想从他人处得到真爱,而自己既使能付出,也是含有个人自私主义局限性条件的爱。如此内心具有瑕疵的爱因不真,何来永恒的真爱之果可得。就因为这种无始以来的俱生我执彻底束缚了,框架了我们原本广大、清净、平等的宇宙心体,使我们的心量变得偏狭而混浊,进而使我们观待宇宙万事万物片面而不清,从此便产生层出不穷的疑问与烦恼。最终便因内心喜、怒、爱、乐、忧、悲、恐此起彼落,循环不休的情绪业力,导引六道众生轮回不休,受苦不尽。

缩小到人类而言,我们应了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带着个人自私主义的观念,有贪爱、执着、愤怒、瞋恨时,我们的喜,怒,哀,乐,忧,悲,恐等心里情绪,就会如波浪般此起彼落地产生。这几种情绪不断地波动轮转,便在我们 内心世界形成了六道轮回的境界;而内心波动的情绪又会影响我们附加行动。如在观待外在环境时,外在环境也会随着我们内心的变化而变化,外在的六道环境也因此而产生了。

菩提心,这样的一种内在心灵的升华,这种能包容一切的心境,使我们认识到:原来我们的自私把我们原可包容的事事物物单独隔离,它使我们的思想缩小框架,从而因作茧自缚而产生烦恼。现在我们要消除烦恼,就要超越这些个人自私主义的观念,让我们回到原本广大清净平等,可包容一切的心境上,即菩提心上。

我们也可暂时将它命名为:宇宙利他主义,对应个人自私主义。因此,我们要尽量培育与发展宇宙利他主义的菩提心,因为我们深深了知每个人、每件事、每一物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利人终将导致自利,害人必将回归害已。只要我们释放出愤怒、瞋恨的情绪,就无法将快乐带给别人。别人受了我们负面情绪的影响后,又会回应释放出愤怒、瞋恨等恶意的念头,让我们丧失快乐。如果我们真正生起这种以智慧为前导,以因果为原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时,我们会感觉到别人慢慢地被这种内在心灵意识力量所转化,也会慢慢开始变得慈悲利他,慢慢升起慈悲心、菩提心。这样利他最终亦会导致自利,而没有丝毫负面情绪地反弹与返回。

我们如果真实诚恳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了菩提心,无庸置疑的是:我们会真实地察觉到自己内在心灵愈来愈宽广明亮,寂而常照而安详自在;殊胜妙乐如旭日般冉冉东升,明照着如坚冰般的烦恼自然消融殆尽,终归于空。我们亦会真实地感受到被菩提心光沐浴的他人,如沐春风般的怡悦心情,自然喜上眉梢,露于颜表。如此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变得和睦温馨;家与家之间交往,就会变得情真意切;集团与集团之间通商,就会变得互利互惠;宗教与宗教之间交流,就会变得相互包容;国与国之间交际,就会变得国泰民安。而终将导致世界和平,宇宙和谐。因为大家皆遵循了宇宙中一条千古不变,十方不移的「因果定律」,以宇宙利他主义为因,所以终将必感得宇宙和谐,共享极乐之果。佛经中所宣讲的极乐世界,便是以宇宙利他性的菩提圣因而感招之果,此即是无庸置疑的圣言量教证。

事实上, 我们在一开始实践这种菩提心时,是无法立刻得到上述明显的反应与效果的。但既然我们渴望得到只有平静心灵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而且此种快乐只有以菩提心的观念才能催化。又因为我们深刻了知,佛陀教导的这种宇宙利他主义的观念,我们只是空想菩提心是多么完美无瑕的话,这是绝对不够的!所以,我们在实践时并不是在做“秀”。我们必须采取一切努力来培育发展它,并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处事、接人、待物来转化我们自私心理的想法与行为。

值得强调的是:只要有耐心与时间,我们绝对有能力发展菩提心。因此,我们不会愚昧的,盲目的,焦急的幻想「立竿见影」的成效。而是发自内心的,绵延不断的慈悲对待他人。所以,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与抉择。因此,不管别人给予如何的反馈信息,我们都会心安理得,处之泰然。当得到善意的回应与赞叹时,不会因沾沾自喜而骄傲自满;未得到善意的回应时,也不会因懊恼而丧失菩提心,更不会因瞋恨而抛弃这样的如母众生。因为我们深深了知宇宙同体大悲的原因,有了这样宇宙同体的大悲,就会生起无缘大慈的慈心去利益众生。这样爱就从原来的个人自私主义观念中挣脱并升华开来。我们内在安祥、宁静、妙乐、自在的心态,也会越来越在这种定境中被体悟与觉受。

如果只是听懂了理论,而没有实践行持,只能说明我们的菩提心仍旧没有生起;我们在禅坐中思维的菩提心境仍未真正被经验与觉受。所以我们应该在听懂理论的当下就去实践行持。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自如,去行持圆满。这样,我们就会体验到因菩提心生起而产生的安祥、喜悦、宁静与自在心境。

我们如此一再地探讨菩提心,会使菩提心这颗种子在我们八识心田里不断发芽生起,并且开花,结果。最终成就菩提果,也就是佛果。因为菩提者,觉也;觉者,佛也。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经由宇宙性利他主义----菩提心观念熏习时,内在真实的菩提心境便不断地得以扩展与延伸,最终使我们回归原本广大清净平等的妙明真心,彻见尽虚空,遍法界的真实本来面目。禅宗称之为「明心见性」。
何谓明心见性?明心者,彻底明了欲证无上菩提觉果,必须以菩提圣心为因也!见性者,彻见菩提心本性是原本清净、广大、平等,尽虚空,遍法界的特性也!并彻底了悟它是人人本具、个个圆成的。它不是上师善知识所授予我们的,而是经由上师善知识的善巧导引而自显的。因为密在我们自己这边,由于无始无明遮盖而产生迷惑不显,故有「密在汝边」之说。既然有迷惑,就像迷路之人需要向导指引一样,所以「迷时需要师度」,也就是需要上师善知识的善巧导引方可见性也。我们亦因此种回归,而彻悟广大遍一切处的法界体性智,它如丽日当空般无着任运,无诸障碍地于剎那间便可普照万物;它可于剎那间圆满观照宇宙万物恰似了如指掌;亦因此,它让我们远离了因个人自私主义所产生的偏狭散慧,及其不圆满的观照所带来的烦恼与过失,最终我们亦因此离苦得乐。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菩提心时,应该从最亲近的因缘开始生起。如母子关系,夫妻关系,这是最亲近的因缘。六亲眷属是较近因缘,陌生人则是较远因缘,而真正菩提心心境要由近至远地不断扩展,而终至消融这远近之别的相对观念。

如果是夫妻关系,不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要将对对方的爱升华到菩提心。这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是很难做到,似乎近于不可能做到。观待我们所处的「纵欲观念」横行的时代,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关系,大多数夫妻在相爱时大力鼓吹与提倡如胶似漆,但终能白头偕老的却是越来越少。这说明了如胶似漆的关系并不能带来真正长久的快乐。离婚率高居不下,婚姻对象一换再换,亦仍然无法得到真正永恒的快乐。欲火炽然而不熄,欲海横流而不停,也恰好证明了内心烦恼,忧伤等负面情绪在不断地波动。

其主要原因是:这种爱往往与欲望、执着混淆不清。如在爱情的初期,当一方可能还未很清楚对方的真正个性时,往往依赖较多的依恋执着,而非真正的爱情。更有可能因情欲非常炽盛,以至于使得我们所依恋的人看起来好像十分不错,而事实上他或她有可能非常不好。更加上我们倾向于夸大对方很小的好品质,便有中外文学中「白雪公主」、「白马王子」、「情人眼里出西施」等美名产生。而当住在一起长期相处时,我们的内在心灵便趋于平静而变得相对理智,因此多会深入观察了解对方的内在心灵,便会发现原来认为的好并非真实。可悲的是:此时又会因神经质过敏而致过于偏激,看对方甚么都有暇疵,甚么都不顺眼。因此,口角争执、肢体磨擦便取代了原来的如胶似漆。这便表现出:爱往往是被个人自私主义的需求所驱使,而较少发自于对其他个体的真切关怀。因此不能在内心产生永恒的快乐。如此看来,如想得享真正的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去培育与发展菩提心,实在是非常迫切需要的。而真正的菩提爱心并非仅是情绪反应,而是建立于理性「基地」上的坚定承诺。

我们要将有条件的爱扩展到菩提心,从己做起,从现在就去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实践菩提心;从近因缘开始,由夫妻之间的爱扩展到菩提心;由父母儿女之间的爱扩展到菩提心;由六亲眷属之间的爱扩展到菩提心;由朋友之间的爱扩展到菩提心 ;乃至我们所认为的「陌生人」,也需要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观念观待:这些陌生人曾经也做过我们的亲戚眷属,因此也要由对他们的态度扩展到菩提心。因为我们彻底意识到众生皆平等,包括对快乐的渴望,以及他们追求快乐的权利。所以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对他们产生出一种生命共同体的同体大悲感觉。经由训练熏习我们的内在心灵,来习惯这种宇宙利他主义的思维观念。

我们亦会因此引发出一种大愿力,那就是:愿所有如母众生都能究竟离苦得乐。这种愿望毫无任何拣择性,而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他们和我们一样可以感受快乐与痛苦,那便没有任何理由与籍口,来对他们怀有差别待遇,或是当他们表现得很差时,改变我们的菩提心念。所以佛陀称之为「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相信任何能如此实践菩提心的人,不论身在何处、何时都会觉受内心安详、喜悦与宁静,同时也给所处的集团带来无穷的生命力,注入新鲜的活力。

如果这种菩提心影响了一个人,这个人又会影响另一个人甚至多个人。如此成倍地增长是不可思议的,这只是从数字上去比量分析而已。而如果菩提心从我们心里真正生起,这种心念力是无法思议的。从经典中,我们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要对生起菩提心的菩萨顶礼。这就说明了菩提心的殊胜,是无法用我们世间的知识去框架的,也不能用世间的理论去评价的。而唯有我们真正去行持,才会有体悟与觉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实践行持菩提心应如此由近及远,乃至扩展到六道如母众生。这样的实践就变成了一种非常实际有效的修心方法。因为这种宇宙利他主义在内心中生起,并时时刻刻不离这种心念。它便彻底击破了个人自私主义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的干扰、束缚,内心因而生起安祥,宁静与快乐。所以说菩提心对我们而言,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心地修持法门。

如此探讨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菩提心应该是超越人类种族的,所以它最终能消除种族歧视观念;它是超越宗教团体的,所以它最终能消融宗教歧见偏见;它是超越国土界限的,所以它最终能消除国际歧见纷争;它是超越世界领域的,所以它最终能消弭世界战争;它是超越宇宙时空的,所以它最终能导致宇宙万有和谐;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广大心境。

这样的菩提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空性境地。而这种空不是冥顽不化的顽空,而是一种遍满法界的空悲不二的心境。前一种顽空会使我们变得痴呆,无情,而不是真正的空性境地。而真正的空性是菩提心的延伸,空悲不二的境界。如果我们对六道众生没有升起慈悲心和菩提心,那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证入佛陀所讲的空性境地,而是落入了外道的顽空和二乘阿罗汉的偏空。

如果有一天在座的居士菩萨们,在内心真正经历了慈悲心,菩提心所带来的喜悦,安祥与宁静时,那就得恭喜你们了,菩提心在你们的内心真正升起了。你们从此便真正进入了真实本来面目的人生旅途,己迈上了佛陀所言的菩提大道,并终将获得生命终极目的的究竟快乐。这种快乐,它不是有局限性的、短暂的,而是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悲心,永恒不变的空性,永恒不变的菩提心。所以,我们实在有必要将有条件的爱,超越升华到宇宙同体大悲,众生无缘大慈的菩提心之大爱境界。

公元二OO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愚僧释传锋拙笔
- 美国洛杉矶阿凯迪亚市法森寺存版

更多部落格條目

師父開示